试题.net
试题要求:

实务题:30分。(中医临床岗位)

患者,女,75岁,诉大便稀浊反复2月余,颜色发黑,日行1-2次,或夹有粘液,腹部隐隐作痛,疲倦乏力,头晕耳鸣,视物模糊,五心烦热,口干,饮食睡眠尚可,舌淡红,苔薄,脉细数。查体:体温37.6℃,脉搏87次/分,呼吸20次/分,血压136/80mmHg,血常规:红细胞计数8.0×109/L;大便隐血阳性;CEA:25ug/L。胃镜检查示:慢性胃炎伴糜烂;肠镜检查示:升结肠可见一溃疡性病变,大小约2.0×2.0cm,表面糜烂坏死,低凹陷,覆较多坏死物,周边黏膜肿胀,病变组织质脆。患者要求中医治疗。

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,回答下列问题:

1.针对该患者,可采用的中医治法,方剂及药物是什么?

2.辨证施膳,请告知患者饮食治疗方面的建议。

试题解析:
答案:

1.本病可参考痢疾辨证施治,属于阴虚痢。分析:患者老年女性,慢性病程,素体阴虚,感邪而病痢,或痢久不愈,湿热伤阴,遂为阴虚痢。阴血不足,湿热熏蒸肠道,可见大便粘稠;湿热困脾,脾失健运,故倦怠乏力,痰浊内生,上蒙清窍,故头晕;阴亏热灼,湿热交阻,故腹部隐痛;胃阴不足,津液不能上承,则口干口渴。阴虚火旺,上扰心神,则五心烦热。舌质红,苔薄,脉细数。为阴血亏耗之征。

治法当予滋阴养血,益气固肠。方用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。

黄连10g,当归10g,阿胶12g(烊化),干姜6g,白芍15g,地榆炭10g,枳壳,党参15g,麦冬15g,五味子12g,芡实18g,白及10g,三七5g,槐花12g,甘草6g。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止泻,阿胶滋阴养血,当归养血活血,干姜温中散寒,四药配合取驻车丸之意以滋阴清热养血,固肠止痢;党参、麦冬、五味子,取生脉散之意以益气养阴;白芍阴柔养阴,缓急止痛;枳壳行气导滞;地榆炭、白及、槐花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化瘀敛疮生肌,促进溃疡愈合;芡实固涩止泻;三七化瘀止血;甘草调和诸药。

2.饮食调护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(1)注意饮食卫生,特别夏秋季节,不过食生冷,绝对禁止进食不洁及变质食物,又要注意节制饮食,不宜辛辣、肥甘厚味过度,常食大蒜有一定预防作用。饮食宜新鲜、清淡,易于消化而富有营养,平素可予淡盐汤、米粥等以养胃生津。

(2)可选用具有滋阴功效的药物代茶饮,如百合、麦冬、枸杞、沙参、玉竹、天冬、石斛等养阴生津,滋阴清热,配伍莲子心、栀子、合欢花、酸枣仁等清心除烦。

(3)注意讲究四时调食,春三月,人体肝气当令,所以饮食宜减酸益甘,以免肝气生发太过;夏三月,气候暑热,故宜吃清淡、宜消化的食物,特别要注意多吃些营养丰富的蔬菜、水果等。秋三月,是肠胃道疾病的好发季节,此时尤应注意饮食卫生,立秋之后,不可贪吃冷饮凉食,以免损伤脾胃。冬三月,是身体虚弱者进补的较好时机。冬季进补的关键是食补,补益之品甚多,可因人而宜。本题患者属于阴虚,宜吃鱼类、乌龟和淡菜等。

(4)常用食物有牡蛎肉、鲛鱼、奶类、淡菜、蹄筋、菠菜、青菜、黄芽菜、银耳、菇类、糯米、黑木耳、酸梅汤等。在滋阴的同时注意不易过于滋腻,以防碍腻脾胃;本患者在滋阴的同时,也要兼顾清心除烦,可选用百合、莲子心、酸枣仁等。

解析:

第1题主要考查痢疾的中医辨证论治。

第2题主要考查痢疾的饮食调护。

考点:2019年上